关于“青年在AI伦理治理与技术向善中的责任与行动路径”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年龄段是?
18岁以下
18-25岁
26-30岁
31岁及以上
2. 您的教育背景是?
本科及以下
硕士在读或毕业
博士在读或毕业
其他:
3. 您的专业领域是否与AI/科技相关?
是
否
二、选择题
4. 您对“AI伦理治理”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能清晰阐述其内涵
大致了解,但缺乏系统认知
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熟悉
完全不了解
5. 您认为青年在AI伦理治理中的责任包括哪些?(多选)
参与AI伦理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主动学习并传播AI伦理知识
在技术开发中优先考虑伦理风险
监督企业/机构的AI应用是否符合伦理规范
其他:
6. 您认为青年推动“技术向善”最可行的行动路径是?(多选)
加入AI伦理相关的公益组织或社群
推动AI伦理教育普及(如校园讲座、科普文章)
参与制定行业伦理准则或政策建议
开发具有伦理约束的AI工具或开源项目
其他:
7. 您认为当前青年参与AI伦理治理的主要障碍是?(多选)
缺乏相关知识和培训
社会关注度不足,参与渠道有限
个人精力或资源不足
认为自身影响力微弱,难以改变现状
其他:
8. 您是否接受过与AI伦理相关的教育或培训?
是,系统学习过相关课程
是,参加过短期讲座或工作坊
否,但希望未来参与
否,且认为无需额外学习
9. 您认为“技术向善”最需要优先实现的目标是?
防止AI算法歧视(如性别、种族偏见)
保障用户数据隐私与安全
明确AI在军事、医疗等高风险领域的应用边界
推动AI普惠化(如教育、医疗资源公平分配)
其他:
10. 您是否愿意为AI伦理治理投入个人时间或资源?
是,愿意长期参与
是,但仅在能力范围内短期支持
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否,认为应由企业或政府主导
11. 您认为国际合作对AI伦理治理的重要性如何?
至关重要,需全球协同规范
比较重要,但各国可优先解决自身问题
作用有限,文化差异导致难达成共识
无需国际合作,应独立发展
12. 您对当前青年群体在AI伦理治理中的影响力评价是?
非常积极,已发挥关键作用
有一定潜力,但尚未充分释放
影响力微弱,需更多支持
难以评价
三、主观题
13. 请结合自身经历或观察,提出1-2条青年推动“AI技术向善”的具体建议(如政策倡导、技术创新、公众教育等)。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