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于道德观念影响知假买假行为的认知
一、基本信息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50岁
51岁以上
您的职业:
学生
企业职员
公务员/事业单位
自由职业
其他
您的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专科
本科
硕士及以上
您是否了解“知假买假”行为(即明知商品为假货仍购买并可能索赔)?
非常了解
大致了解
听说过但不清楚
完全不了解
二、道德观念评估(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选择)
5. 您是否认同以下观点?
题目
(1)
购买假货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
(2)
知假买假后索赔是利用法律漏洞牟利
(3)
消费者有道德义务抵制假货以维护市场秩序
(4)
即使购买假货能帮助打击商家售假,这种行为仍不道德
(5)
法律应优先保护消费者权益,而非追究购买动机
6. 您认为以下哪种理由最能支持知假买假行为的正当性?(可多选)
A. 惩罚售假商家,净化市场环境
B. 行使法律赋予的消费者权利
C. 维护个人经济利益(如索赔补偿)
D. 其他
三、对知假买假行为的态度
7. 您认为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应受到法律保护?
应完全保护
需区分购买动机(如维权/牟利)
不应保护,属于滥用权利
不确定
8. 您对以下场景的道德评价如何?
场景
(1)
购买假货自用且不索赔
(2)
购买假货后以维权名义索赔
(3)
职业打假人批量购买假货牟利
9. 您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人们对知假买假的道德判断?(可多选)
A. 购买目的(自用/牟利/监督市场)
B. 商品类型(奢侈品/日用品/药品)
C. 假货价格是否显著低于正品
D. 商家是否故意售假
E. 其他
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认知
10. 您是否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退一赔三”惩罚性赔偿条款?
非常了解
大致了解
听说过但不清楚
完全不了解
11. 您认为法律是否应限制职业打假人的权利?
应限制,避免滥用司法资源
不应限制,职业打假有助于市场监督
需根据具体案件判断
不确定
12. 您认为法官在审理知假买假案件时,是否可能受个人道德观念影响?
一定会影响
可能会影响
通常依法裁判,不受影响
不确定
五、开放性问题
您认为职业打假人群体对社会的作用是______
(请简要说明:积极/消极/中性,并阐述理由)
您对完善知假买假相关法律规范的建议是:______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