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的看法
针对人工智能浪潮中青年劳动教育的价值重构与使命担当作出以下调查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目前的学历是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3. 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18-22岁
23-28岁
29-35岁
35岁以上
4. 在您看来,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日常生活技能培养
生产劳动技能培养
服务性劳动体验
劳动价值观塑造
其他
5. 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接触到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从未接触过明确的劳动教育
6. 您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以下哪些传统劳动逐渐被代替
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
规律性脑力劳动
复杂脑力劳动
服务行业基础劳动
几乎不会代替任何劳动
其他
7. 您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劳动变得更有价值还是更无价值
更有价值,能让人专注于创造性劳动
更无价值,很多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人类的劳动机会会减少
不好说,要看具体情况
8. 您认为当前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否有必要加入人工智能相关内容?
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劳动变化
有一定必要,可以适当介绍
没必要,劳动教育应专注劳动领域
不清楚
9. 如果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您觉得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
人工智能原理及发展趋势
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劳动伦理和职业素。
培养操作和维护人工智能设备的技能
其他
10.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您认为青年在劳动教育中应承担的最重要使命是什么?
掌握新技能,成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劳动者
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领域的合理应用与发展
引领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人机和谐共生
其他
11. 您觉得学校和家庭在青年劳动教育中应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学校:传授知识技能,组织实践活动。 家庭:培养生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榜样
学校:灌输劳动价值观。 家庭:提供物质支持
学校和家庭都应全方位负责劳动教育各个方面
不清楚
12. 在您对智能设备人机交互界面的熟悉程度如何?
非常熟悉,能快速高效操作各种界面
比较熟悉,日常操作没问题
一般,操作复杂功能时会遇到困难
不熟悉,操作起来很吃力
13. 您是否了解人工智能算法基本原理以及理解机器决策逻辑?
深入了解,能分析常见算法在机器决策中的应用
了解一些大概知道机器如何基于算法决策
只知道一点概念,不太清楚具体关联
完全不了解
14. 您认为当前劳动教育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及新兴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如何?
高度匹配,内容能紧跟时代步伐,全面涵盖新兴领域
比较匹配,大部分内容能适应,仅部分新兴职业未涉及
存在一定滞后,较多新兴科技和职业内容未被纳入
严重滞后,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下需求脱节
15. 当下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授,实践活动等,您觉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特点吗?
完全符合,教学方式新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基本符合,虽有不足,但能满足大部分教学需求
有些不符合,教学方式传统,缺乏创新和互动性
严重不符合,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阻碍学习效果
16. 在学习/工作中,您更倾向于将劳动视为?
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成长的方式
主要是获取经济收入,维持生活的手段
两者都有,但获取经济收入的目的更突出
不好说,没仔细思考过
17. 您觉得周围人对劳动意义的普遍看法是?
注重劳动带来的内在满足感和个人发展
更看重劳动所换取的物质回报和外在成就
没有明显倾向,比较模糊
不清楚,没关注过周围人的看法
18. 您认为当前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否过于强调物质和使用层面?
是严重忽视了劳动在精神和个人成长上的价值
有一定程度上是,物质和使用层面被过度关注
不是,评价标准比较平衡,兼顾多方面价值
不确定,难以评判
19. 您觉得AI发展对您目前或者是以后的工作的危险程度怎样?
威胁很大,工作内容很可能被AI取代
有一定威胁,部分任务可能被AI接管
威胁较小,工作需要大量人类经验和判断力
没有威胁
20. 有人认为只要技术足够发达就能解决一切生产生活问题,您对此观点的看法是?
完全错误,技术无法代替劳动在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丰富意义
有一定片面性,技术虽重要,但不能忽视劳动主体性。
基本认同,技术进步确实能突破很多困境
不确定,要看具体情况判断
21. 您认为导致劳动教育未能全面科普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教育资源分配不匀,偏远地区缺乏实践场地与设备
传统观念盛行,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混乱,无明确教学大纲与目标
专业师资匮乏,现有教师难以有效开展教学工作
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宣传推广不足,大众认知度低
22. 您认为劳动教育课不全面和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有关系吗?
关系极大,没有融合,导致劳动教育鼓励难以广泛传播
关系较大,融合不足,限制了劳动教育在各学科场景的渗透
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没什么关系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