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

1. 您的姓名:
(一)单选题
2. 2024年3月23日,香港特区()刊宪生效。
3. ()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4.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个人和组织()。
5. 个人实施间谍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或者处()。
6. 非法获取、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以及非法生产、销售、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或者处()以下行政拘留。
7. 公民、组织可以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受理平台或者国家安全机关公布的其他举报方式,举报间谍行为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以及各类反间谍安全防范问题线索。
8. 对为国家情报工作作出贡献并需要安置的人员,国家给予妥善()。
9. 间谍罪最高可处()。
10. 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犯罪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属于()。
11. 2024年5月1日,新修订的()正式施行。
12. 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13. 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14. 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
15.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三级。
16. 对于绝密级涉密载体,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
17.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18.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以政治安全为(),以经济安全为(),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9. 下列行为中,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有?()
2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21. 寄往国外的邮件封面写有“机要”或()字样的,不能收寄。
22.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收寄过程中发现用户交寄国家禁止寄递的物品,应当()。
2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
24.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
25.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拒不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的网络运营者,情节严重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
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
27. 对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公民实施奖励,应当贯彻(),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客观公正、依法依规。
28. 对防范、制止和惩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发挥特别重大作用、作出特别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29. 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满足相关条件获得奖励的,应当在被告知奖励决定之日起()个月内,由本人或者委托他人领取奖励。
30.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经批准的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提供()和气象资料。
31. 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我国境内进行电波参数测试或者电波监测。
(二)多选题
32. 根据刑法,下列哪些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
33.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间谍行为?()
34.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获取、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
35. 以下()有保守秘密的义务。
36. 下列()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设备的保密管理。
37.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38.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9. 以下哪些行为违反了我国生物安全法的规定?()。
40.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邮件寄递含下列内容的物品()。
41. 举报人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