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卫生培训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员工编号:
1、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 )。
2、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
3、定期组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员工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由各部门告知受检者本人,并归入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4、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
5、各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职业卫生检查《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详见表格编号:BDG03027-08F),并做好记录和整改工作( )。
6、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7、被检测部门对公司检测检测结果有异议的,自接到检测报告两日内向安全保卫部提出复测申请( )。
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9、各部门在生产设备检修完毕,必须及时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复位;原有职业病防护设施需改进或调换时,在新的防护设施投入使用前,不得停止或拆除( )。
10、对纳入定期、定点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施分级管理。各部门制定和实施本部门作业环境分级管理计划( )。
11、对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汇总( )。
12、对生产性毒物作业工艺流程要力求管道化、自动化、连续化,杜绝“跑、冒、滴、漏”;敞开工艺应采取局部抽风排毒措施;毒物生产设备的检修,必须按相关规定采取各项防范施( )。
13、对尘毒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使用必须“先开防护设备、后开生产设备;先停生产设备、后停防护设备;湿式除尘器应“先送水、后送风”的操作原则( )。
14、员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限值环境下作业或从事易经皮肤吸收及对局部危害较大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必须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按规定佩戴或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
15、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工程管理部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公司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
16、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
17、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18、负责员工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时,负责重新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组织员工签订《岗位聘用书》或签收(阅)岗位说明书( )。
19、负责组织设计部门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初步设计报告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落实( )。
20、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