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一、数字化生活与心理健康
1. 您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是
<1小时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
补充提问:您认为社交媒体对您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孤独感、自我评价等)有何影响
积极为主
消极为主
无明显影响
视具体内容而定
2. (多选题)您认为以下哪些网络现象可能加剧大学生心理压力
网络暴力/恶意评论
同辈“精致生活”的过度展示(如朋友圈、小红书)
信息过载与碎片化
算法推送引发的“信息茧房”
网络成瘾(游戏、短视频等)
其他
3. 您是否使用过AI心理助手(如ChatGPT、DeepSeek、豆包等)解决心理困扰
经常使用
偶尔尝试
听说过但未使用
完全不信任此类工具
二、疫情后时代与新型压力
4. (多选题)疫情后,您是否经历过以下心理变化
长期线上社交导致的现实人际关系疏离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增加
对健康问题的过度担忧(如“疑病症”)
适应线下集体生活的困难
无明显变化
其他
5. 线上学习(如网课、远程会议)对您的心理状态有何影响
更自由放松
孤独感增强
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增加
无明显影响
其他
6. (多选题)疫情后,您对线下社交活动的态度发生哪些变化
更渴望面对面交流
习惯线上沟通后对现实社交焦虑
刻意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对集体活动参与意愿降低
无明显变化
其他
7. 您是否因疫情经历出现以下行为倾向
过度清洁/消毒强迫症
对轻微身体不适异常敏感
频繁查阅医疗资讯自我诊断
排斥公共医疗资源(如校医院)
无特殊变化
其他
三、新兴文化与社会议题
8. (多选题)您认为当前哪些社会议题对大学生心理冲击较大
“内卷”与就业竞争
性别认同与性少数群体权益争议
气候危机与“生态焦虑”
虚拟世界(如元宇宙)对现实意义的消解
国际局势动荡
其他
9.您是否因“同辈比较”(如同龄人成就、外貌、经济条件等)感到心理压力
经常有
偶尔有
很少
从未
10. 您与父母辈的价值观冲突主要体现在?(如婚恋观、职业选择、消费习惯)
频繁冲突且难以调和
偶有摩擦但可沟通
主动隐藏差异避免冲突
价值观高度一致
四、新型心理调适方式
11. (多选题)您尝试过以下哪些新兴方式缓解压力
参与线上匿名互助社群(如豆瓣小组、树洞APP)
使用冥想/正念类APP(如潮汐、Headspace)
虚拟现实(VR)放松体验
通过直播/短视频寻求陪伴感
宠物陪伴(含云养宠)
其他
12. 您是否愿意尝试AI生成的心理健康建议(如根据情绪数据定制方案)
愿意,认为更高效便捷
视AI的可靠性和隐私保护而定
不愿意,更信任人类专家
不确定
五、经济与就业压力
13. (多选题)当前经济环境下,您对未来的担忧主要集中在
就业岗位减少
薪资水平下降
学历贬值
创业/副业难度增加
社会保障不足(如医保、养老)
暂无担忧
其他
14. 您是否因参与“副业”或“灵活就业”(如自媒体、代购)加重心理负担
是,副业与学业难以平衡
是,收入不稳定导致焦虑
否,副业帮助缓解经济压力
未参与副业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