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微信朋友圈”与数字身份建构调查问卷

感谢您参与本次关于“预制朋友圈”(提前编辑/定时发布的社交媒体内容)使用情况的调查,本问卷面向有朋友圈使用经验的大学生用户,旨在了解用户行为及心理,探索数字身份建构的新视角。数据仅用于研究,匿名保密,耗时约2分钟,敬请如实填写!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级:
3. 您的专业类别:
4. 您所在的学校层次:
5. 您使用微信朋友圈多久了
6. 您每天浏览朋友圈的时长:
7. 您是否了解“预制朋友圈”?(指提前设计、编辑内容并定时发布的行为)
8. 您是否有过“预制朋友圈”的行为?
9. 您从未预制朋友圈的原因是?
10. 您通常“预制朋友圈”的频率是?
11. 您预制朋友圈的主要动机是?
12. 您通常如何预制朋友圈?
13. 您更倾向于预制哪种类型的朋友圈?
14. 您认为朋友圈对塑造您的“数字身份”重要吗?
15. 您通过朋友圈展示的内容更接近?
16. 您是否会刻意隐藏某些真实生活状态?(如负面情绪、挫折)
17. 您是否认为朋友圈中的“人设”与现实中的自己存在差距?
18. 您是否使用过以下方式强化个人形象?(可多选)
19. 您发布朋友圈后,是否关注点赞/评论数量?
20. 如果某条朋友圈互动较少,您会?
21. 您是否曾因看到他人的“精致朋友圈”而感到压力?
22. 预制朋友圈是否让您感到焦虑或疲惫?
23. 您认为预制朋友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多选)
24. 您是否曾因朋友圈内容引发误解或矛盾?
25. 您是否设置过“朋友圈三天可见”或分组可见?
26. 您希望微信朋友圈增加哪些功能?(可多选)
27. 您如何理解“数字身份”这一概念?
28. 您对“预制朋友圈”现象的整体态度是?
29. 您认为朋友圈中的“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系是?
30. 您是否会根据不同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小红书)调整自我呈现方式?
31. 您在朋友圈中隐藏或修饰某些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32. 长期经营“数字身份”是否影响了您的现实行为?(如为发朋友圈刻意做某事)
33. 如果朋友圈的“人设”获得大量认可,您是否会强化这一形象?
34. 您是否曾因过度关注“数字身份”而感到自我异化?(如“活成朋友圈里的样子”)
35. 您认为理想的数字身份应具备哪些特质?(可多选
36. 您认为如何能促进更健康的“数字身份”建构?(可多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