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使用AI工具赋能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说明:
1. 本问卷匿名填写,不搜集任何个人信息,问卷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感谢您的参与!
2. 问卷共23个问题,作答预计花费5分钟。
1. 您的教龄是?
1-3年
4-10年
11年以上
2. 您教授的学科领域是?
本科公共外语
研究生公共外语
本科专业外语
研究生专业外语
其他
3. 您的职称是?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4. 您认为,AI工具在哪些教学环节会有所帮助?根据重要性进行勾选:
很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完全没必要
备课与资料搜集
课堂效能提升
丰富课堂互动
个性化学习和训练
课下辅助答疑
作业批改与反馈
学情统计和评价优化
5. 您认为,AI工具在以下方面对教师的影响程度如何?
极大增加
较大增加
无影响
较大降低
极大降低
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互动能力
反馈评测效能
工作效率
技术素养
职业焦虑
6. 您认为,AI工具将来最有可能替代哪些教学环节?(可多选)
知识传授
课堂互动
学习辅导
作业和试卷批改
学情分析
学习评价
以上皆无法完全替代
7. 您认为,AI工具是否会改变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单选)
会。教师需要从“内容传授者”转向“学习设计者/指导者”
会。但教师的主要任务仍应以传授知识内容为主
不会。AI只是工具,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也无需改变
不会。AI技术过几年又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
难以判断
8. 您对AI工具深度介入教学环节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风险的担忧程度如何?
非常担忧
比较担忧
一般
不太担忧
毫不担忧
数据隐私泄露风险
产生过度技术依赖
学科人文价值降低
学生主体性被削弱
师生关系被间离化
9. 您在教学活动中是否使用过AI工具?(单选)
是。已经使用过
否。尚未使用过
10. 您使用AI工具的频率是?(单选)
每天都用
每周几次
偶尔尝试
不确定,根据实际需要
11. 您最常使用AI工具的教学场景是?(多选,最多三项)
课程设计(如AI生成教案、案例)
作业批改与反馈(如AI智能批改)
学生能力评估(如听说读写译AI评分)
师生互动(如AI机器人问答)
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
其他
12. 请评估当前AI工具在教学中的易用性: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很低
工具操作难度
工具实时响应速度
生成内容的可信度
生成内容的准确度
与现有教学流程的兼容度
13. 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获取AI工具使用技能?(单选)
自学
参加培训
同事分享
以上皆有
14. 您是否向学生推荐过AI工具辅助学习?(单选)
是,明确推荐
是,偶尔提及
否,从未涉及
否,刻意回避
15. 您是否制定过AI工具使用的课堂规则(如:防止作弊)?(单选)
是
否
计划中
16. 请评估教学中使用AI工具后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极大帮助
较大帮助
一般
略有帮助
无帮助
听力理解
口语表达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翻译能力
17. 您在使用AI工具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多选)
技术操作复杂
工具功能局限
学生抵触
学校支持不足
伦理争议(如学术诚信)
时间成本高
其他
18. 阻碍您在教学中使用AI的最主要原因是?(多选,限选三项)
不了解
操作过于困难
担心教学效果
学校政策限制
伦理担忧
没有需求
其他
19. 您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化AI教学培训?(单选)
愿意
不愿意
不确定
20. 您最希望学习哪些培训内容?(多选)
基础类(如AI基本原理,实用工具介绍)
语言生成类(如AI辅助写作/翻译)
数据分析类(如学情诊断与个性化反馈)
教学互动类(如课堂活动设计/虚拟陪练)
效率工具类(如自动批改、课件生成)
技术前沿类(如大模型的教学理论与创新)
21. 您认为目前学校对于AI赋能教学的支持是否充足?(单选)
充足
一般
不足
完全无支持
22. 您认为,学校应该优先制定哪些AI教学管理政策?(多选,限选三项)
明确AI生成内容的学术诚信规范
建立教师AI技能考核标准
规定AI工具使用场景的边界
提供AI教学成果的激励机制
加强AI教学软件与硬件投入
暂无必要
23. 您对AI工具在教育中的长期发展持何种态度?(单选)
非常乐观
谨慎乐观
中立
担忧
反对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