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落实情况”调查问卷
1.您是否曾为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
是(曾是)
否
不确定
2.您的户籍类型是
农村户籍
城镇户籍
3.您的身份是
留守儿童本人
留守儿童监护人
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
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
4.您是否关注过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政策或新闻?
非常关注
偶尔关注
基本不关注
从未关注
5.您知道我国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法律或政策吗?(可多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修订)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儿童权利公约》(我国已签署)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益保护条例》(注:虚构,测试认知)
《义务教育法》
地方性留守儿童保护条例
均不了解
6.您认为这些法律政策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作用:
非常有效
比较有效
效果一般
效果较弱
不清楚
7.您认为当前法律政策在法律援助方面的落实情况如何?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8.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政策?(可多选)
学校宣传
政府公告
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
新闻报道
学术研究
公益组织活动
未接触过相关信息
9.您认为当前法律政策是否明确规定了留守儿童的主要权益?(可多选)
教育权(如入学、升学保障)
监护权(如指定监护人、委托监护制度)
心理健康权(如心理辅导、情感关怀)
安全保障权(如防溺水、防性侵、校园安全)
经济保障权(如生活补贴、医疗保障)
不清楚具体权益内容
其他
10.您认为法律政策中“监护人职责”是否明确?
非常明确
比较明确
一般
不明确
未涉及相关内容
11.您认为法律政策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划分是否清晰?
非常清晰
比较清晰
一般
不清晰
完全模糊
12.您身边的留守儿童(或您了解的案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可多选)
辍学或学习成绩下滑
缺乏父母陪伴,情感孤独
遭受校园欺凌或社会侵害
医疗、教育资源获取困难
监护人(祖辈/亲戚)监管不力
无上述问题
不了解实际情况
13.您认为留守儿童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家庭监护缺失
法律政策执行不到位
学校或社区关爱不足
社会歧视或忽视
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其他
14.您所在地区是否有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项保护措施?(如关爱中心、结对帮扶等)
有,且效果显著
有,但效果一般
仅有形式,无实质作用
没有
不清楚
15.您认为基层政府在留守儿童保护中的作用:
积极主动,定期走访帮扶
偶尔参与,缺乏持续性
仅在上级检查时行动
基本未发挥作用
不清楚
16.您认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怀是否到位?(可多选)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
提供心理辅导或课后托管
减免学费或发放补助
组织亲子沟通活动(如视频连线)
未提供特殊关怀
不清楚
17.当留守儿童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通常通过什么途径维权?(可多选)
向学校老师反映
联系父母或其他亲属
向村委会/居委会求助
通过法律诉讼途径
不知道如何维权
18.您认为当前法律对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行为处罚是否足够严厉?
非常严厉
比较严厉
一般
不够严厉
无相关处罚规定
19.您认为“委托监护制度”(父母外出时指定其他监护人)的落实情况:
普遍落实,监护人职责明确
部分落实,但监管缺失
很少落实,多为祖辈隔代监护
未听说过该制度
20.您认为留守儿童在权益受损时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可多选)
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
缺乏维权渠道和资源
担心报复或社会压力
司法程序复杂,成本高
其他
21.您是否了解“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相关服务(如免费律师咨询、司法救助)?
非常了解
了解一点
听说过但不了解
从未听说
22.您认为社会公益组织在留守儿童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作用很大,弥补政府和家庭不足
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力有限
作用很小,形式大于内容
几乎无作用
23.以下哪类问题最需要通过法律政策解决?()
监护人长期缺位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缺失
校园及社会安全隐患
医疗和经济保障不足
24.您认为完善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关键在于:(可多选)
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如进农村、进学校)
明确各责任主体(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的具体义务
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如大数据管理)
加大对侵害行为的执法和处罚力度
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公益组织)参与
25.您是否支持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专项基金”?
非常支持
支持
无所谓
不支持
反对
26.您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可多选)
参加支教或公益帮扶活动
开展法律政策宣传或普法活动
进行学术研究或数据分析
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捐款或物资捐赠
27.你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法律政策方向是
明确监护责任的法律约束
加大教育投入和师资倾斜
建立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
加强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协作
其他
28.您认为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风险是?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自卑等)
教育机会不平等
人身安全威胁(如性侵拐卖)
物质生活条件差
社会融入困难
29.您认为以下哪些法律条款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落实较差?
监护权:父母未履行监护职责时的法律责任追究
受教育权:辍学干预机制的实际效果
安全保障:校园欺凌、性侵等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隐私权:留守儿童个人信息被滥用问
发展权:心理健康服务与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保障
30.您认为当前法律对留守儿童父母“只生不养”现象是否有有效约束?
约束力强(如可撤销监护权、纳入失信名单)
约束不足(缺乏强制措施,执行困难)
完全无约束
31.您认为提升留守儿童法律保护最需要哪些措施?
建立留守儿童专项司法救助基金
推广“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强校园普法
完善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如公安、教育、民政信息互通)
加大对侵害儿童权益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力度
32..如果留守儿童权益遭受侵害(如暴力,失学等),您认为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难点是什么?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