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您的性别:
男
女
年龄:
户籍性质
城镇户口
农村户口
生源地(具体到区/县)
年级
2021级
2022级
2023级
2024级
专业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是否为学生干部
是
否
1.你参加过哪些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社会调研等)?
志愿服务(支教、社区服务等)
就业实习(企业、机构实习)
社会调研(学术研究、民生问题调查等)
环保公益(垃圾分类、植树等)
文化传承(非遗保护、民俗活动等)
创新创业(商业实践、项目孵化等)
其他
2.可以分享一下具体的活动名称和内容吗?
“返家乡”:包括政务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等
“三下乡”:如支教、科技支农、卫生下乡等
“捐瓶助老,情满夕阳”:收集校内同学们废弃的空瓶和纸箱,进行分类整理
“摆放电车,文明交通”:对停放车辆的同学做正确引导,并将停车区的电车摆放整齐
其他
3.是什么因素促使你决定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或学分要求
个人兴趣与价值观匹配
提升综合能力(沟通、领导力等)
积累经验为就业/升学准备
赚取收入或补贴
同学/朋友推荐
其他
4.在社会实践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它的?
沟通协调问题(如团队矛盾、社区误解)
资源不足(资金、物资、信息等)
时间与学业冲突
实践内容与预期不符
缺乏专业指导
查阅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寻找解决方案
向团队成员请教,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向指导老师、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前辈咨询
调整实践计划和方法,尝试新思路
反复尝试不同的途径,直至问题解决
5. 你觉得社会实践对你的专业学习有什么帮助?
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发现专业领域的社会需求
提升专业技能(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激发学习兴趣和方向
无明显关联
其他
6.有没有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经历?请举例说明。
交通运输专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运用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
机械工程专业:设计制作智能物流搬运小车,优化机械结构和传动系统
经济学专业:组队调研家乡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分析产业链结构、成本收益,为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环境科学专业: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制作宣传海报,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分类处理方法
化学专业:检测当地河流、土壤污染指标,制作科普视频,向公众普及环境污染危害与防治方法
其他
7.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你在个人能力方面有哪些提升?
沟通表达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抗压与适应能力
领导与组织能力
创新思维
其他
8.可以具体谈谈你从社会实践中得到的提升吗?
组织规划能力:学会制定详细计划,合理安排资源,组织协调能力大幅提升
应变能力:通过灵活调整策略、快速解决设备问题,应变能力得到锻炼
理财观念:学会合理规划预算,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自我管理:制定学习和休息计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得到增强
职业认知:接触真实工作流程和行业动态,明确自身职业方向,为未来求职做好规划
9.您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升就业竞争力,积累工作经验,为简历增色
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发掘潜在职业兴趣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人际社交圈
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丰富课余生活,走出舒适区,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10.您认为当前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存在哪些不足?
机会数量少,竞争激烈
领域单一,缺乏多样性
与企业/社会需求脱节
缺乏专业指导与培训
宣传不足,信息不透明
成果转化率低
其他
11.您是否参与过与北方地区相关的特色实践?
是
否
12. 您认为北方城市的社会实践资源是否充足?
非常充足
比较充足
一般
比较匮乏
非常匮乏
13. 对于未来的社会实践,你有怎样的规划和期待?
深入专业相关领域
探索新兴领域(如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等)
参与国际化项目
结合科技创新(如VR、AI技术应用)
提升个人影响力(如成果发表、创业孵化)
其他
14.你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几次社会实践活动?
0次
1-2次
3-5次
6次及以上
15.你通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
学校官方通知
社团/学生会招募
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号、微博等)
同学/朋友推荐
企业/机构官网
其他
16.你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教育支持
环境保护
文化传承
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医疗卫生
其他
17.在实践中,你学到了哪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调研方法
项目管理经验
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直播等)
跨文化沟通技巧
政策与法规认知
其他
18.社会实践对你的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职业方向
积累行业人脉
提升就业竞争力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无明显影响
其他
19.在社会实践中,你通常是独自参与还是加入团队?
独自参与
加入团队
20.在团队中,你主要承担什么角色?
领导者(策划、统筹)
执行者(具体任务落实)
技术支持(文案、设计、编程等)
外联沟通(对接合作方)
其他
21.你对学校或相关组织提供的实践机会和指导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2.你认为如何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加学分或奖励机制
加强宣传与案例分享
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优化实践内容与专业结合度
建立长期合作基地
23.学生是否认为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升学有帮助?
帮助很大
有一定帮助
无明显帮助
不确定
24.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是否匹配学生需求?
完全匹配
基本匹配
部分匹配
完全不匹配
25.实践内容是否结合北方特点?
紧密结合
部分结合
未结合
不清楚
26.社会单位(如企业,社区)对大学生实践的接纳度如何?
非常欢迎
比较配合
一般
较为排斥
完全拒绝
27.新媒体(短视频,直播)如何助力实践成果传播?
短视频记录实践过程
直播展示成果
公众号/微博宣传
线上募捐或资源对接
其他
28.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能否应用于实践教学?
完全可以(如虚拟考察、模拟操作)
部分场景适用
技术不成熟,难以落地
无实际意义
29.实践成果(如调研报告)是否被实际应用?转化率如何?
广泛应用(如政策参考、企业采纳)
部分应用
未被应用
不清楚
30.怎么看待线上实践与线下实践?
线上更高效灵活
线下更真实深入
二者结合效果最佳
需根据实践类型选择
31. 当您在校园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您会向谁求助?
辅导员
公安机关
同学
家人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
32. 您对以下哪些校级活动有深刻记忆?
一二九活动
数学建模竞赛
校园文化节
运动会
都没有印象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