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湖南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保证您的所有回答都将被保密。请您花几分钟时间回答一些问题,感谢您的配合!
1. 您目前居住在?
长沙
株洲
湘潭
其他
2. 请问您是否了解湖南省?
是
否
3. 您的性别:
男
女
4.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50岁
51岁及以上
5. 您的职业是:
学生
文化创意从业者
企业职员
公务员/事业单位
自由职业
其他
6. 您对湖南数字文化产品(如芒果TV综艺、金鹰卡通动漫、马栏山短视频)的接触频率:
从未接触
很少接触(每月≤1次)
偶尔接触(每月2-3次)
经常接触(每周1-2次)
高频接触(每周≥3次)
7. 您愿意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文化创意活动吗?
测试新产品原型(如数字皮影戏APP内测)
提供文化数据(如方言语音采集)
购买文创产品
在社交平台分享
不感兴趣
8. 您会因为以下原因购买文化产品吗?
完全不可能
很可能不会
不确定
很有可能
一定会
产品体现湖南特色文化
仪式感(如增加实体盖章环节)
限量收藏价值(如独家数字藏品)
技术新颖有趣
形式多元(如使用动漫叙事)
兑换专属福利(如景区门票折扣)
9. 您能接受的数字产品溢价幅度(相比同类实物产品):
不接受溢价(必须和实体同价)
贵10%-30%(愿意为新技术体验买单)
贵31%-50%(如果是独家和限量内容)
贵50%以上(如果是收藏级稀有品)
10. 您更倾向于通过哪种渠道购买文化产品?
线下实体店(博物馆商店、书店等)
综合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等)
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抖音直播等)
数字文化订阅/虚拟渠道(QQ音乐会员等)
其他
11. 您对体验过的数字文化项目是否满意?
很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很满意
技术体验
内容价值
性价比
卫生安全
推荐意愿
使用便捷
12. 您认为当前湖南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城市间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
服务标准不统一
操作复杂,影响体验
用户体验设计待优化(缺乏互动性)
内容同质化严重
过度娱乐化,文化内涵不足
宣传力度不足
其他:
13. 您对以下陈述的认可程度如何?
很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很同意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了我的文化体验沉浸感(如《中国V谷》全息展演)
湖南广电的4K/8K超高清技术显著优于传统影视效果(如《声生不息》节目)
数字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让我更愿意保护传统文化(如江永女书NFT)
数字技术应用增强了我对历史事件的代入感(如VR红色旅游)
14. 您认为当前湖南数字文化体验中最需要的技术环节?
AR/VR沉浸式体验(如还原历史场景)
内容深度性(如数字展馆解说过于浅显)
线上预约与排队系统
交互社交性(如无法与好友虚拟同游)
区块链数字藏品(如湘绣、女书限量NFT)
实时人流监控与预警
其他
15. 您对以下陈述的认可程度如何?
很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很同意
马栏山企业的IP跨界联动增强了我的消费意愿(如《明星大侦探》线下实景游戏)
湖南的网红景点让我更想了解背后的湖湘文化(如文和友、茶颜悦色)
短视频里的湖南文化内容让我觉得真实有趣(如方言段子、美食探店)
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缺乏年轻化表达(如韶山数字纪念馆)(反向题)
我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字文创产品而非纯娱乐产品
16. 您认为湖南最需要推广哪些文化IP?
红色资源(军工遗产、伟人故里)
非遗技艺(湘绣数字工坊、花鼓戏AI互动)
自然遗产(张家界、洞庭湖)
美食IP(“茶颜悦色”数字盲盒、臭豆腐)
其他
17. 您对以下长株潭协同服务的需要程度如何?
讨厌
不需要
一般
比较需要
非常需要
有直达景区的公共交通工具
联合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链
旅游一卡通
统一预约平台
人才流动机制
数据共享平台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