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现代化-家长

亲爱的参与者: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旨在探讨基础教育现代化现状和对铸牢意识的影响,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状况和参加职工医保状况。问卷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所有回答均匿名且保密。您的配合将为研究提供重要支持。由于调查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恳请您认真填写,不要漏答,非常感谢!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以下内容,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基础教育现代化调查问卷

1. 请问您的身份是什么?
基础教育现代化调查问卷(学生卷)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2. 您的性别
3. 您的年龄:_________岁    
就读年级:_________
您的民族:_________
4. 您就读的学校:
5. 您所在地区
6. 详细住址(具体到县级以下)
第二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状况
7. 1.请根据您自己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中立
  • 同意
  • 非常同意
您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老师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经常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校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化课,还有实践类、艺术类和科技类课程。
老师的教学能力很强,经常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或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黑板)很先进,我们上课时经常使用。
学校的管理制度很科学,比如对作息时间、活动安排和校规的执行都很合理。
我们的学习成绩不仅通过考试来评定,老师也会关注我们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
学校的教学资源(如课程、设备)在所有班级之间分配均匀,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使用。
学校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设施经常被老师用在课堂教学中,为我们提供了更有趣的学习方式。
您对学校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持支持态度。
8. 2.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
9. 3.您认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0. 您现在学习的教材主要是?
第三部分: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11. 1.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您的认同程度(1-非常不认同,2-不认同,3-中立,4-认同,5-非常认同)
  • 非常不认同
  • 不认同
  • 中立
  • 认同
  • 非常认同
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内容或多民族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理念。
现代化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
开展促进多民族学生交流的活动(如民族文化节、联合课堂)。
所在学校的日常课程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内容(如思政课)。
12. 2.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3. 3.您所在的学校是否有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横幅、海报或宣传栏?
14. 4.学校是否经常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如展览馆、博物馆等相关主题活动)?
15.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四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16.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没有作用 2-作用比较小 3-一般 4-作用较大 5-作用非常大):
  • 完全没有作用
  • 作用比较小
  • 一般
  • 作用较大
  • 作用非常大
通过学习普通话更方便地与来自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
学校里的教育资源(比如课程和活动)帮助我了解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很重要。
学校的课程和教材让我学到了关于中华民族历史、各民族文化和大家一起建设国家的故事。
学校的活动安排(比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让我感受到我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大家需要团结和互相帮助。
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中华民族团结的故事和重要性,让我更加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通过学校的多媒体课程和在线学习资源,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觉得很有趣。
学校举办的民族文化节、主题活动等让我更加清楚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大家虽然文化不同,但都属于同一个大家庭。
第五部分:优化建议
17.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无效 2-较为无效 3-一般 4-较为有效 5-非常有效):
  • 完全无效
  • 较为无效
  • 一般
  • 较为有效
  • 非常有效
开设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课程。
在课程或教材中增加更多关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在校园活动和制度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教师通过培训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更好地了解如何教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和推广包含民族文化、团结教育的数字资源和在线课程,例如虚拟参观民族博物馆、民族节日互动体验。
学校使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如线上课程、影视教学)帮助我们学习民族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各民族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如文化节、主题班会)。
学校应该加强文化相关的设施(如民族文化展馆、多民族图书角等)。
18. 2.您认为学校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请尽量详细说明,例如:增加哪些课程内容、设计什么样的实践活动等。
19. 3.请分享您在学校里参与过的,能帮助您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趣活动或成功案例。
基础教育现代化调查问卷(教师卷)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20. 您的性别
21. 您的年龄:________岁    
所教年级、学科: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民族:_________     
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_
您的教龄:_________年
22. 您任教的学校:
23. 您的职务
24. 您所在地区
25. 详细住址(具体到县级以下)
第二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状况
26. 1.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您的认同程度(1-非常不认同,2-不认同,3-中立,4-认同,5-非常认同):
  • 非常不认同
  • 不认同
  • 中立
  • 认同
  • 非常认同
您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当前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是否满足现代化需求?
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是否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公平?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是否让您满意?
所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是否足够均衡?
当前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有教育体系是否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否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当前学校的智能化水平是否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教育管理和治理机制是否足够灵活、开放并富有成效?
您是否开展双语教学?
您对学校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态度如何?
学校是否提供足够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黑板)?
学校资源是否分配公平,各年级和班级均可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学校学具(如实验器材、电子设备等)和教学软件是否经常被使用?
学校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是否给予教师充分支持(如培训)?
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教育?
27. 2.您认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第三部分: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28. 1.您所在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件数量?
29. 2.您所在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是否开展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合活动?
30. 3.学校领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件和重要讲话的了解程度?
31. 4.学校领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32. 5.学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宣传力度如何?
33. 6.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身心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
34. 7.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否注重学生“知信行统一”的教育目标?
35. 8.您认为中小学或学前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无必要性?
36. 9.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意愿?
37. 10.您认为学校目前有无必要专门开发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呢?
38. 11.您认为哪种课程更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9. 12.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0. 13.您是否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培训或学习活动?
41. 14.您认为哪种因素影响了您在教学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42. 15.您认为学校具备以下哪种教育?
43. 16.您认为学校哪些活动中能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
44. 17.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您的同意程度(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中立
  • 同意
  • 非常同意
学校的校园氛围能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及内涵。
基础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过程有意识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学校为教师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和教学指导(如教学案例)。
学校组织活动(如民族文化节、专题讲座)能促进铸牢教育。
教材呈现的民族文化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
第四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45.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没有作用 2-作用比较小 3-一般 4-作用较大 5-作用非常大):
  • 完全没有作用
  • 作用比较小
  • 一般
  • 作用较大
  • 作用非常大
您觉得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是否有助于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您觉得学校的语言教育是否能帮助各民族学生更好地认同中华文化?
您觉得学校在课堂上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吗?
您觉得现在的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否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和资源分配?
您觉得学校的课程和活动是否足够重视培养“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意识?
您觉得学校通过混合班级或寄宿制是否能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您觉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否帮助边远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了更多学习机会?
您觉得学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您觉得学校是否通过课程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您觉得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否能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
第五部分:优化建议
46.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无效 2-较为无效 3-一般 4-较为有效 5-非常有效):
  • 完全无效
  • 较为无效
  • 一般
  • 较为有效
  • 非常有效
增加更多关于铸牢教育的课程资源和教材。
开展针对教师的专题培训,帮助更好地融入铸牢教育内容。
增强学校多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文化展览室)。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更多互动性课程内容。
提供多样化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
47. 2.您认为学校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基础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请详细说明:
基础教育现代化调查问卷(家长卷)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48. 您的性别
49. 您的年龄:_________岁    
您的子女就读年级:_____________               
您的民族:_____________
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_
您的职业:_____________
50. 您的子女就读的学校:
51. 您所在地区
52. 详细住址(具体到县级以下)
第二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状况
53. 1.您是否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54. 2.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
55. 3.您认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6. 4.您认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等)是否足够支持基础教育现代化?
57. 5.老师是否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58. 6.您认为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和资源对子女的学习帮助如何?
59. 7.子女是否喜欢现代化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课件、线上学习)?
60. 8.您认为学校的基础设施(如教室、实验室)是否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三部分: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61. 1.学校是否组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教育活动?
62. 2.您是否支持学校在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63. 3.子女在学校课程中接触到的民族文化内容是否符合实际生活需求?
64. 4.学校是否通过家校合作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65. 5.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您的同意程度(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中立
  • 同意
  • 非常同意
了解学校正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子女通过学习普通话更容易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
子女通过学校课程或活动(如民族文化节、主题班会)学习到多民族文化知识。
鼓励子女参与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如文化节、主题班会等)。
认为学校课程融入了足够的民族团结和文化内容。
第四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66.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没有作用 2-作用比较小 3-一般 4-作用较大 5-作用非常大):
  • 完全没有作
  • 作用比较小
  • 一般
  • 作用较大
  • 作用非常大
学校的现代化课程内容提升了子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帮助子女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了铸牢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子女通过学校教育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现代化手段子女更容易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和合作。
子女通过学习普通话更方便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交流。
第五部分:优化建议
67. 1.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1-完全无效 2-较为无效 3-一般 4-较为有效 5-非常有效):
  • 完全无效
  • 较为无效
  • 一般
  • 较为有效
  • 非常有效
增加学校课程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学校应更多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展览)加强铸牢教育。
学校可以举办更多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文化节、专题讲座)。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合作,共同推进子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上更加注重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学生的需求。
68. 2.您认为学校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通过现代化教育培养子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请详细说明:
69. 3.请分享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能帮助子女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功经验或有趣案例:
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状况及保障措施研究访谈问卷
70. 1. 您的年龄:
71. 2. 您的性别:
72. 3. 您的最高教育程度:
73. 4.您目前的职业状态:
74. 5.您选择灵活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75. 6. 您目前的职业是【可多选】:
76. 7. 您每周的工作时长大约是多少?
77. 8. 您认为您的工作稳定性如何?
78. 9. 您的月均收入大约是多少?
79. 10. 您是如何找到当前工作的?
80. 11. 您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如何?
81. 12.您认为灵活就业中哪些保障措施是必要的?(可多选)
82. 13.您是否了解当前政府提供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
83. 14.您认为目前的灵活就业保障措施是否满足您的需求?
84. 15.您认为哪些因素阻碍了灵活就业保障措施的实施?(可多选)
85. 16.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如果有,是哪一种?保费是自己缴纳保费,还是就职公司交,还是第三方公司交?如果没参加医保,是什么原因? *请回答是与否,说明险种、缴纳方式以及原因
86. 17.您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如果有,是哪一种?保费是自己缴纳保费,还是就职公司交,还是第三方公司交?如果没参加养老保险,是什么原因? *请回答是与否,说明险种、缴纳方式以及原因
87. 18. 您认为灵活就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请填写具体优势
88. 19. 您在灵活就业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请填写具体的问题
89. 20. 您对改善灵活就业保障措施有何建议? *请填写具体的建议措施
参加职工医保访谈问卷
90. 1、请介绍一下您的简单情况(一生的主要职业是什么?您目前在做什么事/工作,退休/下岗什么时候,年龄)
91. 2、个人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患慢性病或伤残、残疾?如有病残,是什么名称?)所患的慢性病主要是哪几种疾病?
92. 3、近一个月去医院看门诊的频率是多少?
93. 4、近一年住院的频率是多少?
94. 5、您在使用医疗服务时优先考虑什么?(医院规模、医保报销情况、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交通便利性等)
95. 6、您认为影响您获得卫生服务(就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6. 7、目前,您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能否满足?若不能满足,请说明哪些方面还不能满足。
97. 8、您认为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是否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选择,比如您更倾向于门诊服务还是住院服务?
98. 9、当地的医疗保障制度对慢性病患者有何倾斜政策?
99. 10、您对卫生服务提供系统有哪些期望(包括提供服务的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费用支付方式、资源布局等)?

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如果您还有其他建议或反馈,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邮箱:wujiamin_jenny@163.com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生活愉快,事事顺心!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