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二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您的姓名:
1.( )是一组复合的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2.( )是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感知。
3.( )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4.我们在考试时,需要把记忆过的知识内容回忆出来,主要用到( )
5.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是由( )研究发现的。
6.( )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7.“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的是(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8.实验研究发现婴儿更喜欢圆形,反映的是( )
9.( )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10.4岁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 )。
11.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分为( )。
12.人在集中注意时,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
13.儿童注意发展的第一个表现是注意的( )逐步增强。
14,我们的身体加速运动时,内耳半规管里的淋巴液晃动能引起对身体平衡和运
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叫( )
15.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16浩布森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装置可以测查婴儿的( )
17.读者头脑里的孔乙己形象是( )。,鲁迅创作小说《孔乙己》时头脑里孔乙己的形象是( )
18.形状知觉是以( )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
19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20 ( )是对自身与物体间的距离的感知。
21.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是( )
22,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可知度”。
23.当婴儿的手触摸到自己的脸时,手感觉到了脸,脸也感觉到了手。心理学家称它为“( )”。
24.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25.按识记的方式来看,识记可分为()两类。
2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 )。
27.( )就是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无意识的影响。
28.没有人能记得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这一奇怪的现象叫作婴儿期( )
29.( )现象是指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完的回忆量有
所提高的现象。这是幼儿特殊的记忆现象。
30.( )是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
31.将自已的视觉注意力有述邦地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叫作( )。
3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33.当幼儿掌握了口语后,经常不断重复识记对象的名称,达到记忆的效果,我们称为( )。
34.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
35.记忆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36,设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
37.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为 ( )。
38.有实验表明,在短时记忆中,婴幼儿通常采用“( )”的方式力求记住目标位置。
39.有一种新的记忆理论认为,大脑在组织和编码信息时,产生一个概要的模糊版本。这个概要没有细节的基本内容,对推理至关重要。这种新的记忆理论叫( )。
40.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信息,这种现象称为()和()。
41.(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42.( )是个体早先感知过的对象在头脑里的图像记忆。
43.( )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44,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将想象分为( )和( ) 两类。
45.( )是高级的认知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46.思维具有( )的特点。
47.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这就是( )
48.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 )的出现,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49.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生命的最初的几个月,婴儿表现出( ),可能意味着表征
的开始。
50.老师批改作业用红墨水,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51.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52.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的表现。
53.儿童想象发生的时间是( )。
54.一幼儿画画时,本来在画人,看到别人在画房子,就把人涂掉又去画房子,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55.在大街上遇到一位邻居,能立即把他认出来,这种心理现象叫( )。
56.关于对“思维”心理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57.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58.弱刺激是不能引起无意注意的。
59.单一的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反映,就叫知觉。
60.对新生儿和婴儿来说,感知觉是他们心理的主导活动。
61.肤觉具有性别差异,通常男孩比女孩敏感。
62.注意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63.吉布森认为,可知度为儿童造就了学习的机会。
64儿童好动,一般说来就是患了多动症。
65儿童的年龄越小,无意注意的作用越大。
66幼儿不使用意义识记。
67创造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一般都与个人愿望相联系。
68儿童自传体记忆有助于儿童利用已有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但不利于儿童认识的发展。
69.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叫感觉记忆。
70.无意识记的本质依然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
71.遗忘是记忆过程不可缺失的方面。
72.材料难度越大,随着年龄增长的两种记忆效果的差异就愈大。
73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信息。
74.记忆恢复现象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一致的。
75.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小班幼儿明显。
76想象的素材是表象。
77.新生儿的前庭觉能使他形成最早的条件反射。
78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7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活动,大部分是创造想象。
80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而人脑是物质发展的最高成就。
81,直觉行动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高级心理活动。
82幼儿在进人教室时,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毫无观念的。
83.自我效能感是儿童日后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基础。
85儿童最早形成基本概念
86.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的维度是单一的,因而,不能正确解决问题。
87幼儿经常使用的推理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88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90儿童年龄越小,视敏度越高。
92色盲是一种遗传疾病,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
93方位知觉是对自身与物体间的距离的感知。
94.爬行对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95想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
96.3岁前的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长大后直觉行动思维就消失了。
二、填空题
1.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认识是一个( )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 )
2.为什么90%的胎儿能在子宫里保持一个正常的胎位,其原因是( )发挥的作用。
3.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改变了研究方法和反应指标,主要体现运用“( )”实验模式,并运用于婴幼儿认知特点和发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耳目一新的成果。
4.婴儿对物体的探索有两个重要的器官,它们分别是( )和( )
5.单一的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反映,就叫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就叫( )
6.人所获得的信息中70%~75%是通过( )获得的。
7. ( )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8.视知觉的功能有:空间知觉、差异辨别象,( ) ( )对象再认。
9. ( )就是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它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10.“可知度”概念是由( )提出的。
11. ( ) 是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它是儿童日后形成( )和( )的基础。
12.与感觉剥夺相反的情况就是( )
13.吉布森认为,注意与( )是同一过程。
14.注意分为( )和( )两种。
15.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注意。有一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
16.儿童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一般是先认识颜色,然后学会标志颜色的( )
17. ( )指的是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18.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作( )
19( )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20.对于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叫( ),它的规律是( )
21. ( )就是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无意识的影响。( )是研究记忆者本人的知识信念等因素对记忆过程的影响。
22. ( )就是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完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这是幼儿特殊的记忆现象。
23.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但记忆的效果还是( )识记好。
24.3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辨别( ),4岁的儿童能正确辨别( ),5岁的儿童开始以( )辨别左右
25.当幼儿掌握了口语后,经常不断重复识记对象的名称,达到记忆的效果,我们称
26.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叫作( )策略。
27,有一种新的记忆理论认为,大脑在组织和编码信息时,产生一个概要的模糊版本。这个概要没有细节的基本内容,对推理至关重要。这种新的记忆理论叫( )
28.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信息。这种现象称为
29.就本质而言,想象应该是( )思维的初级形式。
30(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31. ( )是个体早先感知过的对象在头脑里的图像记忆。
32.表象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肤觉表象、动觉表象等。其中( )是最鲜明、最多样和最灵活的图像记忆。
33. ( )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4. (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在现实中能实现的幻想。
35.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首创性( )和( )的特点。
36.“医疗致因疾病”“教育致因疾病”等,是不适当的( )导致的心理活动失调现象。
37.儿童想象的最初表现在( )周岁左右才能观察到。
38.分不清( )的关系,是幼儿想象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年龄特征。
39. (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40.儿童的思维遵循从( )- ( )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路线逐步成熟。
41. ( )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42.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 )的出现,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43. ( )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
44.人的思维具有( )和( )组织性的特点。
45. ( )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生。
46.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可分为实物概念、( )和( ),初步的抽象概念。
47.当代的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头脑中拥有( )和( )的最初的特殊资源。
48. ( )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点。
49.人在集中注意时,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适应性运动,( )生理运动变化。
50.最有效的记忆是将知识( )的贮存和( )的提取。
51,人类感觉器官的发展遵循的顺序:肤觉( )一听觉、味觉一听觉一( )
52.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在头脑中产生大楼的立体形状,这种想象属于( );设计师设计出一幢大楼的形状,这种想象属于( )
53( )大的婴儿就明确具有深度知觉。
54.与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相对立的另一现象是( )
55( )是认识活动的低级形式,属于感性认识;( )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属于理性认识。
56.一个不能独立坐稳的婴儿不大会去抓超出腿长的苹果,就是( )对触觉的影响。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