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

   黄沙坪多金属矿一、二、三、四、 五  六、七、八、 机运工区、   天增一、二区、宝树项目部
 
                    (共100题,总分100分)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身份证号码:
一、单选题(50题,每题1分,答错不扣分,共50分)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反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 )。
2.矿井通风系统进风井巷冬季的空气温度应高于( )℃,低于该温度时,应有暖风设施。
3.矿山开采对区域地质要求是( )。
4.矿山安全监督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
5.矿柱回采应采取( )回采方式,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6.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在( )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者毁坏。
7.漏斗放矿时,发现悬空应( )其上部作业。
8.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全都列出。
9.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 )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10.井筒延深时,采出岩柱或撤出保护盘,应进行专门的施工设计,并经( )批准方可进行。
11.检查井筒时,提升容器的升降速度不得超过()m/s。
1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死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中善后处理费用包括()。
13.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
14.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日内,应当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15.关于提升矿车的斜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16.关于溜矿井的安全要求不正确的是()。
17.断层两盘发生相对水平移动,倾角很陡,近于直立的断层是()。
18.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顶板冒落的规律,致使浮石不能及时清除,可能造成()事故。
19.发生冒顶片帮事故时,救援人员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
20.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
21.粉尘分散度越高,则粉尘总量中微细颗粒所占比例()。
22.不适当的开采方式,如采用(),造成地表裂隙、塌陷,使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涌入矿坑,造成突水。
23.垂直深度超过50m的竖井用作人员出入口时,应采用()升降人员。
24.当矿井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于()%时,称为高气湿环境。此时,劳动过程中,身体出的汗不易蒸发,极不舒服。
25.单绳缠绕式提升钢丝绳专作升降人员用的,在悬挂时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26.“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27、ZYX30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步骤正确的是( )。
28.《企业职业工伤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伤害的是()。
29.“安全第一”就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的原则。
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其中: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3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减少和控制(),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32.非煤矿山企业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要立即停止生产,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同时向()备案。
3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及
34.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的安全培训。
35.从事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及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36.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停电和送电,应严格执行()制度。
37.关于滑坡和坍塌事故的处理下面()是正确的。
38.根据《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企业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报告()。
39.矿井发生大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是()。
40.矿领导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或者带班下井档案虚假,责令改正,并对该矿处15万元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的矿领导按照擅离职守处理,对主要负责人处()万元罚款。
41.井下炸药库()m以内不应进行爆破作业。
4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为中心。
43.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工作日。
44.老窿水的特点是()。
45.硫化氢中毒除实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器输氧外,可将浸过()溶液的棉花团、手帕等放入口中。
46.斜井井筒的倾角一般不大于()。
47.险库是指尾矿库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对险库必须( )。
48.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
49.胸外心脏按压法是抢救( )伤员的有效方法。
50.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下列装置、设施或场所,可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是( )。
51.用平行炮孔装药起爆法处理深孔盲炮,平行炮孔距离盲炮孔口不小于( )。
52.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3.一般情况下,有提升运输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的矿山应采用双电源供电,特殊情况采用单电源供电矿山的应有( )。
54.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的单元。
55.职业健康检查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的主要目的是()
56.在完成采准、切割工程的矿块中,进行大量的采矿活动,称为( )。
57.运输巷道、采区进风道最高风速不应超过( )m/s。
58.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下列( )是正确的。
59.在处理冒顶片帮事故过程中,始终要有专人监测( )情况,监测有害有毒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救援人员。
60.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
61.在冒顶片帮事故抢救中如遇有大块岩石( )。
62.在井下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制定经( )批准的防火措施。
63.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 )大类。
64.天井、溜井掘进时,支护棚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 ( )m。
65.2025年公司安全、健康、环保总目标是( )。
66.某市一个市政工程维修队在进行地下管道维修时,由该公司一名员工带领当天从劳务市场招收的3名劳务人员直接进入现场工作,1名先入井的劳务人员中毒晕倒,另外3名立即下抢救,因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设备,均中毒倒地,导致4人死亡,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是( )。
67.某钨矿发生两次严重地压活动,井下四万余米巷道破坏,300多采场垮塌,地面塌陷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大漏斗。该现象属( )。
68.某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某铜矿属于股份制国有企业,矿区面积1.6km²,开采标高2370-2880m,设计生产能力33万t/a。该铜矿建有完善的采掘系统,现有2620m、2640m、2660m、2680m、2700m等中段进行采掘作业。2006年2月24日下午15:50分,上中班的四工区井下提升司机刘某、陈某及二工区职工许某、邓某等从六中段坑口走向工作场所。许、邓等人走在前,刘、陈两人走在后,15:55分左右,途经六中段运输平巷,在距六中段机修房6.5米处时,正遇上二工区一列装满矿石的电机车驶出,许、邓两人由于走在前边,便快速行进,抢在机车驶入运输巷前到达较为宽敞的机修房与运输巷岔道,而刘、陈两人走在后,来不及跑向岔道,便在原地避让,由于避让错误(未按规定避让到较宽的人行道一侧),电机车将刘某挤伤倒地,此时附近职工大声呼喊发生事故,电机车司机何某采取紧急制动,而与刘某走在一起的陈某在刘被挤伤倒地后本能地去救同伴,由于机车重载又处下坡尽管采取紧急制动,但巨大的惯性又将陈某撞倒,造成刘某胸肋被挤伤、陈某臀部被撞伤,是一起较为严重的车辆伤害事故。根据上述事实,对井下所有运输巷道都要保证照明充足,并悬挂醒目安全( )标志。
69.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责令限期改正,处()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 )的罚款

70.矿山企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款。


二、判断题(30题,每题1分,答错不扣分,共30分)
1. 班前会“六必讲”;当班组长对每位职工必讲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必讲当班组长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使职工充分了解自己工作的责权与注意事项。
2.为了防止坠井事故,天井、溜井和漏斗口必须设置标志、照明、护栏和格筛。
3.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人员不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4.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实习人员和参观人员必须在矿山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方准入井。
5.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6.提高尾矿坝抗震稳定性可采取降低库内水位或增设排渗设施,降低坝体浸润线。
7.通风除尘是稀释和排除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积累的有效措施。
8.提升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设有提升设备和梯子间。
9.生产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并违反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
10天井、溜井掘进时,溜渣间的矿岩应及时放空。
11.塌陷区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人、牲畜、机械设备等进入。
12.确保尾矿库的排洪能力和排水畅通是尾矿库安全管理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在每年洪水季节来临之前,尾矿库必须按设计要求留出调洪库容。无论任何情况下,子坝都不能用来挡水。
13.撬毛作业时,操作姿势及持棍撬石作业要保证自身安全,防止人前冲浮石落下伤人。
14.人员不应直接站在溜井、漏斗的矿石上或进入溜井或漏斗内部处理堵塞,以防矿石突然垮落。
15.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装饰用花岗岩(型材)的村办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2人。采石场开采花岗岩荒料,然后采用桅杆吊装,运至石材加工厂进行切割,最终产品为饰面材料。矿区已经形成凹陷开采凹陷深度18米,2006年8月18日,采石场爆破5分钟后,一名工人去查看爆破效果,被爆破产生的浓烟熏倒,另两人发现后跑过去抢救也被熏倒。3名工人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均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疗部门鉴定,死因系有毒气体中毒。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爆破后人员可以立即进入爆破区域。
16.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石灰岩的个体工商户,共有职工17人。采石场开采石灰岩采用中深孔爆破,正常生产期间,每半个月爆破一次,用炸药2吨。该矿没有设置避炮掩体,进行爆破作业时,人员撤离到距离爆破作业面500米外,同时看守道路口,防止人员进入。2008年12月4日,新员工戴某入矿,第二天就进场作业,中午11点,矿山准备爆破,戴某听到爆破信号后,立即撤离,这时戴某发现就近有一处配电室,该配电室距离爆破作业面120米,而且门没有关,戴某就近躲进配电室避炮。由于装药量控制不利,爆破产生了大量飞石将配电室压埋,造成戴某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爆破前所有人员可不必完全撤离爆破作业危险区。
17.平硐出口位置应选在不受山坡滚石、山崩和雪崩等危害的地方其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0.5m以上,以免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稍高于贮矿仓卸矿口的地面水平。
18.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方案,应在回采设计中同时提出,矿房、矿柱应同时进行回采。
19.硫化氢轻度中毒症状主要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头晕直至神志不清、室息等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
20.某采矿场,在爆破后出现盲炮,矿主利用一根螺纹钢去处理盲炮炮孔,将盲炮引爆,矿主重伤。根据上述事实,可以采用钢材处理盲炮。
21.冒顶片帮在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必须及时采取“敲帮问顶”、支护措施。
22.每个采区(盘区、矿块),均应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经上、下巷道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23.掘进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时,风筒出风口应设在主风流巷道的下风侧,风筒进风口离工作面不应超过10m。
24.矿山井下风动凿岩,可以干打眼。
25.矿山井下采掘工作面,出矿巷道,天井和天井至回采工作面之间的照明电压不应超过36V。
26.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场所进行救护的人员要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或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27.行人的无轨运输水平巷道应设人行道和躲避硐室。
28.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29.根据岩石普氏硬度分级,f=10的岩石比f=7的岩石坚硬。
30.落实“十个紧盯”举措,实现公司安全发展:紧盯轻伤、涉险事故分析,从严追责问责,严密堵塞漏洞、筑牢防线;紧盯恶性违章行为,及时落实安全措施、健全管理体系;紧盯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机制;紧盯“三违”查处力度,杜绝“好人主义”,坚决果断严惩“三违”;紧盯风险辨识制度正常有序运行,及时防范化解风险,严防风险演变成隐患,严防隐患升级成事故;紧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大反省、大讨论”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拧紧“责任螺丝”,严格履职尽责、强化担当作为;紧盯晨会派班、安全检查、安全宣誓、风险辨识等日常工作,久久为功;紧盯风险警示教育、安全培训,构建完善网上考试题库,强化力度,确保成效;紧盯安全确认制有效运行,坚决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坚决不生产”;紧盯特种作业管理和消防管理、危化品管理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