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物态变化

国庆假期结束了,刷题走起!

炫酷动图

 

原理:网上一些传言会宣称这是神奇的热水,能融化勺子却不伤手……那么为啥这杯水没有蒸汽腾腾呢?其实水是普通的水,做手脚的是勺子。镓单质熔点只有29.76摄氏度,放在手心都可以融化,离开手之后又能重新凝固。但不推荐赤手接触,原因见下。

花絮:这种低熔点特性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做温度计。由于传统水银温度计的水银有毒,打破可能带来风险,有些国家已经禁用了医用水银温度计而用一种镓铟锡合金代替,它的熔点约-19摄氏度。

但是镓和水银不同,镓能浸润皮肤和玻璃,难以清洗干净,留下灰色的污渍斑。为了防止浸润,这种温度计的内表面不是干净的玻璃,而是镀了一层很薄的镓氧化物。


危险:低。镓单质一般认为是无毒的,但是有些研究认为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勿让镓接触金属物品,镓对很多金属都有极强的腐蚀性。此外,请勿用它来搞恶作剧,因为不知情者把勺子丢进茶杯后可能一仰头把镓喝进肚子里。

来源:果壳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


*
1.
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
2.
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
3.
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4.
根据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里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29℃时已无法使用
D.在﹣265℃时氢气是液态的
*
5.
下列说法中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放进1℃的水中
B.﹣10℃的冰放在1℃的空气中
C.﹣2℃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水中
*
6.
小明从冰箱拿出一个鸡蛋,他发现不一会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见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
7.
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白雾弥漫
D.冬天,霜满枝头
*
8.
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去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
9.
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
B.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
C.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
D.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
10.
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泡内主要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白雾是干冰升华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C.白雾是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
*
基本信息:
姓名:
姓名:
班型:
班型:
学而思老师(全名):
学而思老师(全名):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